老百姓不在老家待了,朝廷怎么办?朱元璋说:反了反了!竟然敢违背朝廷的命令,只要抓到流民,一律遣返回原籍,不得在外地滞留。这种办法是治标不治本的,逃亡必然事出有因,谁会无缘无故地离开自己的家乡。老朱说不管,反正你就得回去,赋税交不出来,徭役没人出,那是你的事!说穿了就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懒政。到明英宗正统年间,流民规模更加庞大了,日甚一日,朝廷没有办法,只好向现实低头,规定流民可以免掉处罚,罚了只能诱发暴动,得不偿失。如果愿意在迁入地就业、定居,可以发放户口;如果还是想回家,官府也不为难,免除以前拖欠的赋税。这样做还是有点人性,朝廷的宗旨是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老百姓无论流窜到什么地方,都要纳税,这是躲不掉的。
多年来,荆襄地区汇集了数十万流民,成分复杂,大部分人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,实在是交不起官府的赋税,还有地主那数不清的驴打滚的账,因此逃难过来,就想解决一下生存问题,没有别的目的。还有的是逃役而来的,比如官府要你去边关打仗,怕死,不愿去,就跑到荆襄山区,和流民一起;还有的做生意破了产,为了躲避债主,也来这里避难。最恶劣的是犯罪分子和野心家,在老家杀了人,被官府通缉,在此亡命天涯。对官府不满的人,想发展自己的势力,取而代之,流民就是炮灰的重要来源,他们生活不如意,反抗的意识较强,不论是拉拢还是洗脑,都比较容易。渐渐地,这个流民聚集地就出现了治安问题,有人开始聚众闹事,让朝廷十分紧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