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Criterion Collection#超清修复版 作为布列松生前的最后一部电影,《错换人生》的「布式简约」可谓是被拓展到了极致 配乐已经完全被放弃了,取而代之的是尤其细致的对声音的「特写」 所有的核心事件都被省略,没有表演而只有表现,没有画面而只有声音,没有动作过程而只有结果展现 所有可能会出现的冗余都被布列松削减至极端简洁:一种由内而外的冷峻,凌冽而刺骨 《错换人生》的影像本身几乎是完美的(在这一点上布列松超越了他从前的黑白片)——没有杂质掺入的无限细腻,疏离而柔滑的法斯宾德式调色,完全裸裎的视角介入 但布列松太追求形式上的减法了;殊不知,极端的「反形式」恰恰变成了另一种形式主义 如此矫枉过正之后,恐怕片中那个Dostoyevsky式的托尔斯泰故事,反倒比片子的外在美学价值更值得一说了 4 4